贲门即食管下端与胃的交界处,是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,在人体的第11胸椎左侧,有控制食物进入胃、防止胃内容物反流、调节胃内压力、辅助消化等功能。
位置
贲门位于食管下端与胃的交界处,具体在第11胸椎左侧,其近端为食管下端括约肌,位于膈食管裂孔下2-3cm,与第7肋软骨胸骨关节处于同一平面。在组织学上,食道的内层表面覆盖有多层的无角质化鳞状扁平上皮细胞,胃内壁则为简单柱状上皮细胞覆盖,贲门即为二者交界之处。
形态贲门与胃的其他部分无明显的分界线,在内部食管和胃的过渡很难界定,因为胃黏膜延伸至食管腹部的程度不同,通常可以形成一个“Z”字形的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结合处,此“Z”线上为食管上皮。
大小贲门口是贲门的开口部分,直径一般为2-3厘米。但具体大小并不确定,主要与年龄、性别、身材等因素有关,如成年人的贲门口直径较大,婴幼儿及儿童的贲门口直径较小,女性贲门口则小于男性。妊娠、肥胖、贲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会导致贲门口直径增大,一旦超出正常范围,会造成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,进而引起胃食管反流病。
功能1、控制食物进入胃:贲门作为食管和胃之间的连接部位,具有括约肌的结构,能够控制食物从食管顺利进入胃内。当食物到达食管下端时,贲门会放松,允许食物进入胃腔进行消化。
2、防止胃内容物反流:贲门的括约肌能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,以防止胃内的食物、胃酸和消化液等反流回食管,可保护食管黏膜免受胃酸侵蚀。
3、调节胃内压力:贲门还具有一定的调节胃内压力的功能。在胃内压力升高时,贲门可以收紧,防止胃内容物因压力过高而反流,但胃内压力如果超过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时,食物则反流至食管。在胃需要排空时,贲门会放松,使胃内容物能够顺利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。
4、辅助消化:虽然贲门本身不直接参与消化过程,但通过控制食物进入胃的时机和量,以及防止胃内容物反流,为胃内的消化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。